手机版

鸭掌木为什么长虫呢(鸭掌木怎样栽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2:01:48    


鸭掌木是五加科鹅掌柴属常绿灌木,又叫鹅掌木、鹅掌柴等。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鸭掌木是大型盆栽植物,适用于宾馆大厅、图书馆的阅览室和博物馆展厅摆放,呈现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鸭掌木树形优美,叶色光亮,是优良的盆栽观叶植物。盆栽布置客室、书房和卧室,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

鸭掌木原产于意大利,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鸭掌木的生长适温为16~27℃。3月~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鸭掌木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鸭掌木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力。鸭掌木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一、鸭掌木的繁殖方法:鸭掌木的繁殖上非常简单的,鸭掌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和压条繁殖。

1、压条繁殖:鸭掌木的压条繁殖分低压繁殖和高压繁殖,在5—6月份或者10月中、下旬进行压条繁殖。低压繁殖就是选用靠近地面的枝条,选2—3年生粗壮的长25—30厘米的枝条,采用低压繁殖,用小刀环剥1厘米的切口(切口的位置以枝条下压入土时切口部位恰好埋入土中为好),将切口部分埋入土中固定,用石块压紧,使枝头向上,不让枝条摆动就可以,当栽种季节时,扒开压土观察,将已经长根的压条从靠母株一端剪断,与母株分开,便成为种植苗。只要注意好养护,大约20 多天的时间就能生根了,2个月后可与母株割离成苗,另行栽植

鸭掌木是灌木,接近地面的枝条并不一定多,除了充分利用靠近地面的枝条低压外,通常采用高压繁殖方法,方法是在树冠上选择生长比较旺盛的2—4年生枝条,在其与基枝距离20—30厘米处,先用环状剥皮法剥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皮层,然后用肥泥拌和部分优质面肥如复合肥等包裹在伤口的四周呈球状,外部用塑料薄膜包扎保湿,高压时间一般在早春2—3月进行,到8—9月份透过塑料薄膜可以看见白色根长出后,就从压条包球以下3—5厘米处将压条锯下,取下的压条必须立即进行假植。

2、播种繁殖:鸭掌木浆果成熟后及时采摘,采收后的黑色球形浆果用细沙拌和后搓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去空瘪种粒,可以随采随播,也可先经过沙藏催芽,等种子露白后,再采取盆播或苗圃地播。播种后覆盖泥土的深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2倍。保持温度在20~25 ℃和盆土或苗床湿润,在没有价格催芽,随采随播者大约15~20 天就可以出苗,经过沙藏催芽后再播种的在7天后就可以出土。生长良好。出苗后应及时搭棚遮荫,秋季给予全光照,冬季加盖地膜防寒,只要苗床局部空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 ℃,一般可平安过冬。留床培育一年,再行扩距移栽,或直接用于上盆。

3、扦插:扦插繁殖扦插可采用茎插和水插。

茎插:茎插繁殖在室温条件下,全年皆可进行,但以4-5月效果最好,生根快,成活率高。常选取健壮的茎部顶端做插穗,长8-12厘米,上端留两片叶,剪去一般的小叶。插壤用疏松、排水良好的细河沙、珍珠岩或糠灰,扦插时插穗不宜埋得太深,以插穗的一半为宜,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20-24℃室温。插后一般在一个月后就可以生根,生根后就可以上盆。

水插:水插的成活率高,一般可以达到100%,水插全年都可以进行,水插的操作方法是选成熟健壮、没有病虫害,当年生或者2年生的健壮结实的枝条,剪取8—12厘米左右长的枝条,去掉花穗,保留上部3—4片叶,剪口切平,切口最好在插穗最下一节的底下,扦插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3分钟。将玻璃瓶装满水,然后将银星秋海棠插条插入,为了减少叶片的水分蒸发可以剪去部分叶片。然后将玻璃瓶放到阳光直射的地方,每1—2天换因此水,水温保持在20—30℃,经过10—30天就可以生根,等根系发育完善后就可以上盆。

二、鸭掌木盆土配制:家庭种植鸭掌木通常都是采用盆栽,盆栽首先就要配制栽培土,配制栽培土是比较重要的,花盆是一个特殊的小环境,无论单独采用哪一种土壤,都不能满足鸭掌木对土壤各个方面的需要,所以,盆栽鸭掌木必须人工配制培养土壤,用来代替土壤将花卉固定在花盆内,并且要具有一定的保水性、排水性,要求疏松、肥沃、透气性良好,盆栽鸭掌木常用园土75%、粗沙25%或者园土60%、粗砂15%、腐熟的堆肥或者腐叶土25%配制培养土。培养土配好后最好高温(用铁锅炒一下或者蒸)消毒后使用,也可以在太阳下曝晒杀菌。

三、上盆:首先在花盆底部放碎瓦片,再放一些腐熟的饼肥、粉碎的骨头、鱼刺、鸡毛等基肥,然后填入培养土,每丛必须有2-3株,并保留好根系;栽时剪去过长的侧根、伤根及多余的须根略加修剪,上部枝条进行一次修剪整形。注意栽培时根系要舒展,填土至花盆的一半处将鸭掌木植株轻提晃动,压实培养土,栽种时不宜过深,保持根茎与盆口平就可以。浅了影响成活,深了影响鸭掌木移植以后的生长,栽植后浇一次透水。初定植的植株,因根系尚未发育好,应避免在强光下长时间照射。栽培后先在遮阴环境中养护一个星期左右,等根系恢复后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

四、日常管理

1、修剪:鸭掌木易萌发徒长枝,平时要注意整形修剪,以促进侧枝萌生,保持良好的树形。幼株进行疏剪和轻剪,以造型为主。老株体形过于庞大时,每年要对植株进行全面地复壮修剪和去劣存优,可结合换盆进行重剪,剪除大部分枝条,同时也须将根部切去一部分, 将一些病枝、弱枝剪去。株型太大的可实行分株分丛,重新种下, 培好土, 淋足定根水。

2、施肥:一般每隔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夏季适当追施含氮有机肥,冬季可施饼肥等有机花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

3、浇水:适量浇水,每日数次向叶面喷水,保持叶部湿润。浇水应根据季节遵循干透湿透的原则,干燥炎热的季节适当多浇,低温阴雨则控制浇水。夏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雨后要及时倒掉盆中积水。

3、遮阴:鸭掌木喜半阴,春、夏、秋三季应遮阴50%,不可以在烈日下曝晒。冬春两季要尽可能多接受阳光。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它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以利恢复,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

4、越冬:在10月寒露节前移入室内,保持室温不低于10℃才能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