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党建引领,从“协商”到“协同”共同推进新建安置小区有序生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9:48:00    

作为双流区黄水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样本,自2021年以来,桂花社区直面安置小区治理的共性难题,以“议事协商”为起点,创新探索“三个协同”,通过“党建协同、队伍协同、多元协同”的治理路径,推动居民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共建”转变,构建起新型安置小区“有序生长”的治理生态。

党建协同:谋篇布局,织密治理“一张网”

面对安置小区可能出现的“乱了才治”困境,桂花社区以党建共建为突破口。2023年,社区党委与彭镇歧阳社区党委签订党建结对协议,通过“一帮一带”双向互派模式,引入岐阳社区“前置化治理”经验。岐阳社区两委成员入驻桂花社区,全程指导治理规划;桂花社区干部赴岐阳跟班学习,将“应对问题”转化为“预见问题”。

在此框架下,社区成立安置小区前置化治理工作小组,围绕“分房前、分房中、分房后”三个阶段,制定“1理念+3阶段+N行动”工作法。通过党员议事会、居民代表大会等协商平台,提前预判分房流程、装修管理、公共空间使用等潜在矛盾,最终在2024年10月分房工作中实现700余户“零投诉”,为后续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队伍协同:以民为本,激活自治“内生力”

针对安置小区居民公共意识薄弱、自治能力不足的问题,桂花社区坚持“还权赋能”理念,以“乡邻纽带”撬动居民主体意识。社区以党员为先锋,挖掘乡贤能人成立“临时自治管理委员会”,搭建“社区+社工+居民”共商共议平台,通过“组织建设—需求挖掘—共识形成”路径,逐步引导居民从“看客”变为“管家”。

为提升自治能力,社区组织党员、居民代表赴天府新区、东升街道等地的安置小区和商品房小区参访学习,对标先进经验。通过多次协商议事会,居民共同制定《小区管理公约》《装修管理规定》等9项制度,细化12步交房程序,形成“有章可循、有序参与”的自治框架。

多元协同:软硬并举,绘就幸福“同心圆”

为实现安置小区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乐”的跃升,桂花社区以“15分钟幸福生活圈”为目标,链接多元社会资源,构建“社区+市场+居民”共享服务机制。硬件上,盘活小区闲置空间,引入第三方公司配置便民设施,通过“资源换服务”实现公共空间效益最大化;软件上,以“桂花一家亲”为纽带,联合社工组织策划传统文化节、邻里游园会等活动,全年举办文化活动10余,吸引超千人次参与。

社区还创新“积分制管理”,将居民参与议事协商、志愿服务等转化为“幸福积分”,可兑换便民服务或社区商铺优惠,形成“议事有反馈、参与有激励”的良性循环。居民李大爷说:“现在小区广场能跳舞、能下棋,楼下就有便利店,住得比城里还舒心!”

桂花社区的实践表明,破解安置小区治理难题,关键在于将“议事协商”升维为“治理协同”。通过党建引领整合资源、队伍协同激发动能、多元共治织密服务网,“协商—协同—共建”,曾经的“安置痛点”正转化为“幸福亮点”。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