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凌晨的小桔灯:泉厦高速养护人用一夜换得清晨通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8:44:00    

8月13日21时,台风“杨柳”带来的强风暴雨席卷闽南,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泉厦高速公路进行临时交通管制。此时,泉厦高速养护中心的“小桔灯”们早已集结完毕,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通战役”,在深夜的风雨中悄然打响。

深夜备战:“我们多等一分钟,司乘就多一分焦虑”

19时30分,养护中心调度员的手机不断震动——各段落负责人陆续汇报:“同安驻点22人集结完毕!”“翔安段设备到位!”“晋江站已经出发巡查!”5个抢通段落的85名养护工作者、85台抢险设备已全部到位,一场“全域覆盖、分段负责”的抢通行动即将展开。

“发现树木倒伏!”22时15分,晋江站巡查人员的语音消息在工作群里弹出。此时,巡查班组长正带着2名工人,顶着8级阵风在大坪山隧道周边巡查。手电筒的光穿过雨幕,照见一棵直径30厘米的乔木横在路面,树枝压弯了部分护栏。“立即封锁现场,调油锯组过来!”郭渊平一边用对讲机联系总调度,一边组织人员设置警示标志。

凌晨抢通:“手破了没关系,路通了才安心”

14日凌晨1时,厦门段的抢通现场灯光刺眼。养护工们拿着油锯切割树枝,雨水顺着安全帽檐往下流,模糊了视线。“小心!”养护工黄师傅大喝一声,一把拉开正在切割的陈师傅——一根断裂的树枝突然坠落,擦过陈师傅的手背,渗出鲜血。“没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陈师傅从口袋里掏出创可贴,简单包扎后又拿起油锯,“早一分钟清理完,就能早一分钟通行。”“最险的是大帽山隧道口的那棵树,刚好倒在主车道上,要是没及时清理,早上车流高峰肯定要堵。”班组长刘师傅的嗓子已经哑了,他整晚没休息,每隔15分钟就向总调度汇报进度。

清晨通路:“看到第一辆车经过,一切都值了”

14日凌晨5时,随着最后一棵倒伏树木被清运完毕,泉厦高速全线抢通。此时,距离封闭仅8小时,比预计时间提前了1小时。6时30分,泉厦高速公路正式恢复通行。当第一辆小轿车缓缓驶过同安互通时,看着逐渐增多的车流,工人们一整晚没合眼的疲惫瞬间消失了,他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只会说“还好,还好。”

数字背后的坚守:54处树木倒伏点,8小时抢通

据统计,截至8月14日早9时,泉厦高速养护中心共清理树木倒伏点54处,所有主线抢通工作均在14日凌晨5时前完成,确保了清晨6时30分的顺利通车。这些数字的背后,是85名养护工的连夜奋战,是“小桔灯”们用汗水书写的责任与担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高速路上,养护工们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他们的衣服还滴着水,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换来了无数家庭的团圆。

8月14日凌晨3时48分,受台风影响,沈海高速BK2311+480树木倒伏至主线。养护人员冒雨清理,及时清除隐患,为尽早开放通行奠定基础。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