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跑”出发展新动能!长沙两大场景入选国家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 通讯员 周骅)近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了70个重点建设的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长沙“音视频数据激发媒体活力,促进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和“数智赋能助推长沙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等两个场景成功入选。这是对长沙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领域创新能力和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将有力推动数据要素更好赋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
数据激活“文化+科技”新引擎,文创产业跑出“加速度”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再次提及“文化和科技”,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长沙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建设国家数据标注基地为契机,聚焦数据赋能“文化+科技”,以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为龙头,依托本地文化娱乐和广播电视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丰富音视频数据供给,聚集音视频行业数据“富矿”。目前,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已集聚芒果TV、天择微链、中南出版、中影年年等数据供给企业,网易、万兴科技等大模型头部企业,以及创壹科技、芒果融创等场景应用企业和迅雷百川等数据标注生产企业。园区已形成1000万条在库素材,600万条标注数据,涵盖50万小时视频和50万小时音频,月产能可达600万,构建了具有文化与科技融合特色的多元数据源体系。
此次入选的“音视频数据激发媒体活力,促进文创产业融合发展”场景以“数据贯通场景、技术赋能生态、价值反哺产业”为核心理念,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枢纽,构建覆盖全省的音视频数据资源池,打通版权内容、文旅素材与社会化创作数据的流通壁垒,有效破解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版权归属模糊、数据孤岛等难题,实现从“资源沉淀”到“资产激活”、从“人力密集型”到“智能驱动型”、从“流量消耗”到“产业共生”的三大跨越。
数据赋能“银发经济”新生态,老有颐养按下“快进键”
长沙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老有颐养”是这座城市温暖的民生底色。截至2023年底,长沙养老相关企业数量共3277家,位居全省首位。目前,长沙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800亿元,预计到2035年将超3300亿元。已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拥有养老机构200家、城乡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498家、养老机构床位30641张。
2024年,长沙启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集服务、监管、供需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平台已汇聚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服务设施、补贴发放等超500万条核心数据,初步形成养老数据“资源池”。
“数智赋能助推长沙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场景围绕提升养老服务效能和产业发展目标,按照“出数据、出应用、出模式、出产业”的思路,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全场景覆盖”的养老数据资源体系,通过提升数据汇聚深度和广度,开发多样化数据应用,重点打造10个以上养老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服务生态模式,推动养老产业经济增长。同时,通过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年人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强化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服务满意度。目前,多个政务相关场景和养老产业场景已开展试点工作。
数据“跑起来”,发展才能“活起来”。长沙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娟平表示,长沙将以此为契机,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要求,持续推进场景建设,打破数据壁垒,扩大数据供给,激发数据潜力,积极探索数据驱动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多“长沙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