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函数、红烧排骨都能拿捏!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山东女科学家获世界大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当地时间26日公布2025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5位获奖者。中国科学家王小云是获奖者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当天发布的公报说,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在密码学及其相关数学问题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为安全的数据通信和存储提供了坚实保障。她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协议的哈希函数所存在的根本性漏洞,推动了新一代哈希函数标准的制定。如今,这些标准广泛应用于银行卡、计算机密码与电子商务领域。她的变革性研究成果激励着众多女性投身数学与网络安全研究。
沉潜十年,破解国际最安全的密码

公开资料显示,王小云,出生于山东诸城,密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1983年王小云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开始尝试破解MD5和SHA-1,到2004年在美密会上宣布破解包括MD5在内的4种算法。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特等奖。
多年来,由美国标准技术局(NIST)颁布的基于哈希函数的MD5和SHA-1,是国际上公认最先进、应用范围最广的两大密码算法。
这两种算法的厉害之处在于,对于输入信息的任何一次小的篡改都会立刻引起“雪崩效应”,从而保证信息的数字指纹的唯一性和不可伪造性。因此,按照常规方法,即使调用大型计算机,也需运算100万年才有可能破解。
为破解国际最安全的密码王小云整整沉潜了十年,她的这次里程碑式的成就也导致工业界几乎所有软件系统中MD5和SHA-1哈希函数的逐步淘汰。
从未来科学大奖到抗量子密码研究
王小云的密码学征程

据介绍,2019年王小云获第四届未来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这是未来科学大奖璀璨星幕下第一次闪耀女性科学家的光芒。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非政府组织颁发的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大奖,对为全人类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家予以表彰,逐渐成为当今大中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之一,甚至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
作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王小云表示:“或许很少有人了解密码学,但是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够让更多人对密码学感兴趣,能够让他们继续密码学的研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整个社会,让所有的人都生活得更安全,更幸福。我也衷心地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工作,未来的人们会受到更小风险的威胁,受到更少的经济损失。”
2024年12月,山东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顺利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国际密码学领先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并将在王小云院士的指导下开展新一代抗量子密码算法设计研究,完成一套高安全、高效率、低尺寸的抗量子数字签名算法设计任务,为我国量子安全密码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一手科研、一手带娃!
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

在家中,王小云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在2018年CCTV《开讲啦》节目上,作为开讲嘉宾的她透露,获得研究突破主要想法时,不是在科研办公室,也不是在学校课堂上,而是在家里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
虽然科研工作繁忙,对于生活质量,她从来不打折扣,她拿手的红烧排骨深受学生欢迎;家里更是被收拾得一尘不染;在她家的阳台上,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当精力转移到科研上,她又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每天忙完家务,哄睡女儿,王小云就在家里的小台灯下演算哈希函数,尽情领略数学魅力。
在一场座谈会上,王小云院士打趣道“我的科研是抱孩子抱出来、做家务做出来、养花养出来的。”王小云的生活亦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踏实而令人亲近,显露着山大人特有的朴实、扎实、务实的品格。
王小云说:“自己的梦想是永远不忘初心,做好整个国家的密码保障工作,把我们的密码防御体系布局在国家的重要领域,使我们的国家更安全,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文汇客户端等
(大众新闻记者 王原 大众新闻编辑 金雪 整合 策划 李萌博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