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速公路转体桥跨径、重量纪录再刷新
4月29日,江西交投梨东改扩建项目上跨沪昆铁路(上饶境)立交桥历时90分钟,以“毫米级”误差精准成功完成转体,刷新了江西省高速公路转体桥跨径(156米)与转体重量(转体总重量3.6万吨)的“双料纪录”,标志着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项目顺利推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万吨+毫米级的空中芭蕾
此次转体的上跨沪昆铁路(上饶境)立交桥是梨东改扩建项目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605米,主桥采用(87+156+87)米连续梁上跨沪昆铁路及坑口专用线,单幅宽度23米,左右幅单体转体重量约1.8万吨,转体总重量3.6万吨,施工技术复杂程度非常大。
转体采用平转法,左幅转体角度74°,右幅转体角度61°,通过“智能牵引+动态监控”,在智能算法调控下,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整牵引力,实现毫米级精准控制。历时90分钟的精妙空中芭蕾,最后梁体从与铁路线“平行”变为“上跨”,平稳精准到达设计位置。
多层级防护的铜墙铁壁
此次转体同时跨越沪昆铁路和坑口专用线,施工安全是首要任务。为确保转体施工的安全、稳定、精准,参建各方反复论证,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天气突变、转体偏差等问题提前准备应对措施,通过专家论证、安全技术培训、试转体操作等方式,确保正式转体“零失误”。
正式转体之前进行结构转体试运转,检测牵引体系和各个结构体系是否能够正常完成相关动作,检测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对转体系统进行各项初始资料的采集,为正式转体提供主要技术参数和可靠保证。
正式转体过程中,做到“信号指令三同步”,即标识报数员与控制系统操作员同步信号指令、控制系统操作员与液压系统操作员同步信号指令、双幅桥位置达到临界点后桥面观察员与桥下系统指挥员同步信号指令。严格控制转动角度、转速、应力分布等关键参数,确保转体过程中梁体的平衡及稳定。

另外,上跨沪昆铁路(上饶境)立交桥工程施工严格遵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等各项规定,制定了《行车安全保障措施》《劳动人身安全保障措施》等16项保证安全的措施,严密构建“人防+技防+智防”三维防护体系,科学合理施工组织,积极进行技术攻关,保证了工程的安全优质。
下一步,江西交投梨东改扩建项目将以此次转体桥成功转体为新起点,围绕“美绿高速”创建要求,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为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贡献交投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