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局长另一面:“有这么好的爸你都不知足?”|记者手记

付雪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画面。资料图
“能人”,是我在采访付雪海过往经历过程中,从不同受访者嘴里听到的一个形容词。
他“能”在什么地方呢?有人说他是个嚣张跋扈的打手,“心狠手辣”,令闻者畏惧;有人说他“坏外面,不坏老家”,凭一己之力拉动了老家侯村的经济发展,我随便问过几位村民,包括村干部在内,至今都念着他的好;还有圆滑,付雪海黑白两道都混,在洪洞县将政商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由此往自己的口袋里捞得不少钱。
关于付雪海的多项罪行,我不在这里赘述。(详见相关报道《漂白3次犯罪记录,县财政局长的霸道仕途》)让我有点感触的,是在采访过程中,摸索到一个“罪人”的另一面。
我看过付雪海的几张照片,他个子一米七几,长相黑瘦。平日穿一身蓝色POLO衫,搭配黑色裤子,活脱脱一副老农民的模样,但实际上却是洪洞县出名的狠角色。
我知道这个名字,是从那份长达146页的判决书开始。上面悉数记录付雪海曾经犯下的罪行,涉及贪污、受贿、故意伤害、串通投标犯罪。2025年4月21日,安泽县人民法院判处付雪海有期徒刑25年。付提出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对61岁的付雪海来说,这无疑将近“牢底坐穿”。付雪海的亲属记得,开庭时候的付瘦了很多,身型单薄,没有了往日的锐气,意识时而清醒,时而迷迷糊糊,声音微弱地“嗯嗯”答应几声,就蔫巴地埋头了。
在那之前,付雪海因心脏病几次晕倒。这让其亲属唏嘘,付的前半生过得风生水起,但到了临近退休的年纪,这种风光一下子坍塌了。
对于付雪海的多项罪行,我反复问过几遍付雪海的亲属,对方始终称不知情,说付从来不让家庭干涉自己的工作,对亲属只字不提工作,且“忙起工作就不回家”,家人连相处机会都很少。
付雪海在洪洞县住建局任职期间,有人想干工程挣钱,找到付雪海的儿子商量合作。付得知后对儿子大发雷霆:“多少人等着给我送钱都送不到,你还给别人制造机会,你想让我死吗?”
该亲属称,逢年过节,总会有人上门送礼。付雪海立下家规,谁都不许开门,尤其八月十五和过年,家里不敢开灯,“他说,你们敢给我开门,放人进来放个啥东西,你们试试。”
这种形象与付雪海在判决书中呈现的犯罪信息有强烈的反差。从判决书来看,付屡次通过串通投标、贪污受贿,获利不在少数。现在回想,该亲属琢磨,付将家庭与工作隔绝开的做法,也是对家庭的一种保护措施,要么一家人会卷入更多祸事。
但不可避免,付雪海的家属还是多少会受到付职权的恩惠。几位受访者告诉我,因为付雪海的名声和威望,付的儿子在外的行为也颇为霸道。受付雪海影响,付的儿子于2025年年初被抓,也涉及多项罪名。
当我问到付雪海儿子的相关情况时,付的亲属不愿多说。但对方讲起一个细节,倒是让我印象深刻:有次,付雪海的儿子借酒壮胆,向付雪海倾诉自己活得憋屈,被身边的朋友说是“吃老子、花老子”。付雪海问他,“有这么好的爸你都不知足?”
因为付雪海的职权,付的儿女在外被介绍时,头衔也会成为“付雪海的儿子”或“付雪海的女儿”,加之儿女也被付强势留在身边生活,都让儿女有被掌控人生的束缚感。
这位受访的亲属说,付在家庭里的强势,与付的经历有关。付曾对家属说,自己过去吃苦太多,一心想出人头地,不希望孩子以后再走一遍他走过的路。
该亲属称,也因为过去吃的苦,付雪海对家人物质上都能保障,但自己习惯吃穿用度节省,连一次性的打包盒和纸杯都要在用完后洗干净,收起来后续重复使用。

2025年7月,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街景。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 摄
在付雪海另一位从商的朋友看来,付很讲义气。他曾看中一套房子,付帮他在中间办手续,“说价格”,还替自己无息偿还过两三百万元的民间借贷。为报答付,他提出额外给付200万元好处费,被付拒绝。
但这种欠下的人情,日后还是以其他方式偿还:付安排他给一位洪洞商人借款750万元,出于对付的信任,这笔借款连借条都不用打。而那位商人,与付雪海利益关系相当密切。
如此这般慷慨的“交朋友”方式,在付雪海身上发生过很多次。在受访者们的叙述中,付雪海脑子活络,情商高,会来事儿,也能帮人办成事,但并非真的会让自己吃亏。
付的亲属则解释,付对朋友一向豁得出去,其中有“赌自己”的成分,就是要赌到彼此成为信得过的朋友。
由于缺乏更多佐证,我无法完全核实这些说法的真实性。我当然也能感觉到,每当提及付家的负面信息,付雪海的亲属明显有所保留。但听到关于付雪海的另一种形象,对于我了解一个真实的人,还是会有一定帮助。
从一个有三次刑事犯罪的底层混混,一路变成执掌洪洞县财政权的一把手,付雪海对这样戏剧化的人生也很有感慨。他以前对亲属炫耀,等将来老了,要找一个会写书的人,把他一生写一遍。
估计当时的付雪海不会料到,他的名声如今更响了,且以另一种方式被书写。
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
责编 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