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的人微笑一次,还有人带来珍藏丝巾,杭州78位老教师定格美好瞬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9月8日下午,杭州滨江区绿康阳光家园内很热闹。
这家养老机构的体育活动室被临时改成了一间摄影棚,闪光灯不断闪烁,快门的“咔嚓”声响个不停。
这里住着上百位退休教师,拾光照相馆的志愿者正在为他们拍摄个人写真。
“拾光”意为“拾起美好时光,定格美好瞬间”。
这家创办于浦沿街道滨盛社区的公益照相馆,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聚在一起,免费提供灯光、场地和道具,只为用镜头为大家留住珍贵记忆。

拍摄现场。施雄风 摄
有人觉得拍照很幸福
有人带来了珍藏的丝巾
下午两点整,拍摄开始,萧山中学、源清中学等学校任教的陈老师准点走进了摄影棚。
89岁高龄的他精神气十足,理了理衬衫的领口后,挺直腰板坐在了志愿者的镜头前。
变换三个动作后,陈老师的拍摄完成,现场选片时,他挑中了一张正在微笑的照片。“这个表情好,清晰度也很高,谢谢你们,照片太棒了。”
陈老师说,拍写真的通知前几周就已经下发了,他是头一批决定参加拍摄的老教师之一,“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在教师节,给家人留张照片,如果碰巧的话,还能让学生看到。对于一名退休教师而言,这无疑是件很幸福的事。”
“但有些男同志不爱拍照,我就鼓励他们来,劝了好几次,他们终于肯来了。为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微笑一次,有何不可。”说话间,陈老师的照片已经打印完成,他把照片放在胸前,让记者再拍一张“画中画”留作纪念。

陈老师让记者拍的“画中画”。施雄风 摄
86岁的周老师曾在杭州长征中学任教,拍摄时特意佩戴了一块绣着蜡梅图案的丝巾。在镜头前,她以这条丝巾为主题,优雅地摆出多个姿势。
“前年,学生们一起来看我,送了这条丝巾。他们说,蜡梅的寓意是慈爱和高尚。”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周老师仍感动不已,“我没有体验过在室内拍照片,今天一看,很有仪式感。所以,在这样的场合和这样的日子里,我一定要把丝巾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周老师和丝巾一起入镜。施雄风 摄
78位老教师参与拍摄
照片里满是温暖与回忆
曾在杭州第四中学任教的徐老师是拾光照相馆的25名摄影师之一,也是本次棚拍活动的主力摄影师。
一整个下午,老教师们分批次地来。
5点半,徐老师完成了所有的拍摄任务,共计78位老教师参与了拍摄。

徐老师正在拍摄。施雄风 摄
“大家对照片都比较满意,特别是拿到实物照片后,他们都开始聊起了当年站在讲台上的那些事。”徐老师说,身为退休教师,这种沉浸在回忆中的感觉,她感同身受,几十年的教师生涯好像就在眼前。
“拍摄开始前,我和大家交流过彼此的想法。我们都希望家人和学生看到这些照片时,能够回想起我们当年执教时的情形。”徐老师举着相机说,因此,这次写真拍摄,她要把更多笔墨落在人物的精气神上,展现出教师的职业精神。
傅晶是拾光照相馆的发起人之一,今天在现场负责选片。她说,照片本身就是一种“情绪价值”的载体,对退休老教师来讲,一张轻轻的相纸,可能是与世界的一次温柔连接,让他们感受到善意与温暖。

傅晶(右一)在为老人选片。施雄风 摄
“拾光照相馆自两年前创立时的10人摄影团队,已发展为25人的队伍,累计为近5000人次拍摄了涵盖升学、全家福、婚纱等20余种主题的影像作品。”傅晶说。
更多记录爱和温暖的照片还在路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