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沁阳:“三个一”工作法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暖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15:2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朱大娟

在沁阳市联盟街社区,居民们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事就找‘网格员’,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社区。”这种变化,源于沁阳市创新推行的“三个一”工作法,通过织密“一张网”、下活“一盘棋”、智联“一键通”,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充分发挥网格在基层治理中“最小单元”作用,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织密“一张网”:服务送到家门口

“以前家里漏水,找物业推三阻四,楼上楼下扯皮,拖好几天难解决,现在不一样了,一个电话,‘巧调解’的老李头,带着物业和邻居一起上门,当天就解决了。”8月15日,联盟街社区居民王礼元乐呵呵地讲述着社区的变化。

联盟街社区是沁阳城区典型的老旧社区,人口密集、诉求多元。如何破解治理难题?社区党委从12个基础网格入手,并在老旧小区创新设立楼栋“微网格”,由党员、楼栋长、热心居民担任“微网格员”,确保“零距离”为居民服务。

“我们这些老邻居,谁家有点事,遛个弯、买个菜的工夫就能发现。”微网格员张平说。社区推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即每日一巡查、线上线下双解决、突发事件群众诉求邻里纠纷三必到、信息采集等四项工作、五类重点人群必走访。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邻家小妹”。

下活“一盘棋”:党群同心共建家园

“以前总觉得社区治理是干部的事,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也能参与。”退休教师翟秋菊是社区“巧丹青”书画社的负责人,每周义务教孩子们写字画画。像她这样的志愿者,联盟街社区有1200多名,组成了“巧姻缘”“巧调解”“巧厨娘”“巧家风”“巧丹青”“巧翩跹”“巧维修”“巧普法”“巧义诊”九巧网格志愿服务联盟。

“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巧调解’专断这些事。”退休干部翟文霞是调解队的核心成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邻里威望,她和团队成功化解了百余起纠纷。而“巧姻缘”微信红娘群,则促成了50多对青年牵手,“工作忙、圈子小”的婚恋难题迎刃而解。

社区还引入“社区合伙人”机制,吸纳物业、商户、老党员等力量参与治理,并设立“暖心驿站”,为奔波的骑手们提供歇脚、充电、饮水的便利。美团骑手程文鸥说:“以前送餐路过社区,现在成了‘流动网格员’,发现安全隐患随手拍、随手报。”

智联“一键通”:科技赋能智慧生活

“‘联小盟’真方便,查政策、办证明,动动手指就搞定。”上班族任中义点开社区微信小程序,几分钟就办好了居住证明。这款“联小盟”小程序整合了12项便民功能,上线以来,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小事,累计高效处理各类诉求322件,办结率高达98%。“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

科技不仅让办事更便捷,还为安全加码。该社区智慧平台接入了AI监控系统,电动车堵塞消防通道、人员异常聚集、烟雾火灾隐患等都能自动识别并报警。“以前靠人巡逻,现在系统‘一眼’就能发现问题,处置效率翻倍。”社区干部董锋说。

独居老人是社区的重点关爱对象。独居老人张桂荣床头装了一键呼叫装置,前阵子她突然头晕,按下按钮后,网格员两分钟赶到,及时送医。“这小东西比亲闺女还贴心。”张阿姨感慨。

“我们计划年内要覆盖到60名困难老人。”联盟街社区党委书记董柏松充满信心说,“将要利用科技的力量,构建‘黄金三分钟’应急响应机制,真正守护好社区最美‘夕阳红’。”

“社区是落实党的政策、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阵地,也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沁阳市委组织部部长狄丽珠表示,“我们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网格化管理、多元化共治、智慧化服务三向发力,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幸福沁阳建设夯实基础。”